close

就在鄧小平訪美的時候,瑪格麗特•柴契爾正在倫敦准備競選首相。當時,英國經濟下滑之嚴重,英國成了第一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尋求援助的發達國家。這是一個奇恥大辱,一個曾經是西方政治、經濟體制核心的國家發現自己淪落到亂混的共和國地位。

雪上加霜的是,英國在1978年底和1979年初經歷了一系列讓經濟癱瘓的工人罷工以及高企的失業率。這給了這位雜貨店老板的女兒一個機會,她打出了“工人沒有工作(工黨沒有作為)”(Labour
Isn't Working)的口號與工黨首相詹姆斯•卡拉漢(JamesCallaghan)競選。然而柴契爾不光是在和她的競爭對手較量──她為私有化、削減開支和自主自立搭建的平台對於已經主導了英國兩大政黨、其實也支配了大多數發達國家的觀點提出了挑戰。

當時的執政理念傾向於讓政府更多地干預經濟並擴大國家福利。柴契爾逆革命潮流的目的是廢除戰後的共識政治。柴契爾的轉型舉措──打壓工會、出售國有企業──會在晚一些時候推出,但是在她以保守黨領袖初次參加競選時就已經埋下了伏筆。她的獲勝,“反映了英國思維的根本性轉變。”正如工黨的彼得•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多年後所說:“我們現在都是柴契爾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易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