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所有的人都笑了:1979年,美國總統卡特和尼克松與鄧小平(右)在白宮的一次國宴上。就在那一年的一月,中國新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到美國進行了為期9天的訪問。嚴格意義上說他不是中國的國家元首(他從來沒有擁有過那個頭銜),但是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總統在白宮舉辦了國宴歡迎他的到訪。在宴會上,鄧小平發現他與女演員雪莉•麥克雷恩(Shirley MacLaine)坐在同一桌。麥克雷恩曾在血腥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到中國拍攝大力頌揚毛主義的紀錄片,她告訴鄧小平自己在集體農場見到種田的教授是多麼美妙的經歷。“鄧小平不以為然地看了她一眼……,他對她說,教授,應該在大學裡教書,不應該種菜。”
如果麥克雷恩事前做過准備,她就會知道鄧小平自己在文革期間也曾被黜,他上台執政後決心要使中國實現現代化。他想要肯定中國共產黨的絕對地位──淡化一點共產主義。當他結束訪美回到中國之後,鄧小平說他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因為他在尋思“中國如何才能迎頭趕上?”他的答案是釋放業已改變著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經濟的市場力量。他的第一步棋是放手發展私有農業經濟(結果: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創立經濟特區,允許在經濟特區設立私營企業,甚至允許外商投資。
1979年5月,中國官員帶領一隊到訪的美國商人前往距離香港不遠的一塊尚待開發的地區,官員們指著地平線,用手比劃中國計劃允許建立首個經濟區的地方。“在場的所有美國人能夠看到的,”卡裡爾寫道,“這是典型的華南地貌:到處是農民和水牛耕種其間的稻田。”實際上,這群人目睹的地方後來成了深圳──今天這座城市的人口超過了1,000萬,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制造業中心之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