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弗雷德・沃格斯坦

***  iPhone 還沒出來前, Google 已在手機業作了很多事;   

曾毅力是前一年從史丹佛商學院畢業後加入Google,當初是施密特本人說服他相信Android的前景。「我從來不覺得iPhone出現以後我們就完了,或應該放棄我們所做的。但是既然有人設下了高標,不管我們決定推出什麼,我們都希望能超越那高標。」

 

本文出自三采出版《Apple vs. Google世紀大格鬥》,更多內容>>

對矽谷多數人來說(包括Google的多數),iPhone問世是值得慶祝的事,賈伯斯再度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四年前他才說服死不妥協的音樂界,讓他把他們的目錄放上iTunes,以每首歌九九美分的價格銷售。現在他又說服無線電信業者讓他打造出革命性的智慧型手機。但是對Google的Android團隊來說,iPhone完全正中他們的要害。「我們手邊的東西突然看起來好……老派。」德薩佛說,「當下你一眼就能看清楚後勢將如何發展。」

魯賓當時正前往拉斯維加斯,拜訪到當地參加消費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的多家手機製造商和電信業者,當時他離拉斯維加斯大約九百六十五公里遠,正要去找某個廠商開會。他的反應一如德薩佛預期,賈伯斯公開的產品令他大為震驚,在前往開會的途中,他請司機把車子停到路旁,以便看完整場網路轉播。「天啊!」他對車內的一位同事說,「我想我們那支手機沒辦法出了。」

 

 

當時Android團隊正在開發的手機,專案代碼是Sooner,內建的軟體可以說比iPhone剛剛公開的軟體更有革命性,除了有完整的網路瀏覽器外,也可以執行Google所有卓越的網路應用程式,例如搜尋、地圖、YouTube等等,那軟體不只是為Sooner手機設計的,而是為任何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尚未開發的便攜式裝置設計的。不需要受到筆電或桌機的牽制,可以同時執行多個應用程式,輕易連上Google推動的其他應用程式商店。相較之下,iPhone需要經常連上iTunes,一次只能執行一種應用程式,而且一開始並沒有打算推出類似App商店的東西。

 

不過,Sooner手機很醜,看起來像黑莓機,有傳統的鍵盤和非觸控的小螢幕。魯賓和他的團隊,還有HTC和T-Mobile等合作夥伴認為,消費者會比較在乎手機內建卓越的軟體,而不是手機的外表。那是當時普遍的看法,革命性的手機設計鮮少成功。二○○三年諾基亞(Nokia)的N-Gage結合電玩系統、電話、電子郵件裝置,就常被拿出來證明這點。RIM公司更是把黑莓機的樸實功能當成一大賣點,因此成為全球主要的智慧型手機業者,他們標榜的是:手機、好用鍵盤、安全郵件全部集中於一個堅不可摧的裝置裡。

 

 

第一代iPhone也有很多缺點。在螢幕上輸入時,欠缺實體鍵盤的觸覺回饋,魯賓和Android團隊(還有很多人)都覺得,使用者不會喜歡那種感覺,所以近兩年後他們推出第一代Android手機(HTC製造的 T-Mobile G1)時,配備了滑出式鍵盤。但是對Android團隊來說,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低估了賈伯斯。最起碼賈伯斯想出了人機互動的新方式:用手直接操控,而不是用觸控筆或專用按鍵;他很可能還想出了更多的創新。「我們知道Apple即將推出手機,每個人都知道這件事,只是我們沒想到會那麼棒。」Android早期的事業開發主任伊森・比爾德(Ethan Beard)說。

 

幾週內,Android團隊完全更改了目標,使用觸控螢幕的手機(專案代碼Dream,還在開發的初階)變成了新的焦點,上市日期往後延了一年,變成二○○八年秋季。工程師開始把iPhone沒有的功能都挹注到那專案裡,以便在上市時有別於iPhone。當時擔任Android專案經理的曾毅力(Erick Tseng)記得他突然感受到產品即將公開的那種緊張興奮感。曾毅力是前一年從史丹佛商學院畢業後加入Google,當初是施密特本人說服他相信Android的前景。「我從來不覺得iPhone出現以後我們就完了,或應該放棄我們所做的。但是既然有人設下了高標,不管我們決定推出什麼,我們都希望能超越那高標。」 

鮮少人能直接寄電子郵件給佩吉並成功約到見面的機會,當時魯賓是那少數人之一。三年前,Google還在努力爭取用戶、關注、營收時,魯賓在經營自己創立的危岌公司。他設計與打造T-Mobile Sidekick時,已經把Google設為預設的搜尋引擎。佩吉之所以記得這件事,不僅是因為Google當時急需搜尋的流量,也因為他覺得Sidekick是他見過設計最好的行動裝置之一。

Sidekick的外觀很怪,看起來像中間有個螢幕的肥皂。使用時,是翻開螢幕,旋轉一百八十度,然後用下面的鍵盤輸入。Sidekick因外型另類,又欠缺行銷預算,無法成為熱門商品,但是有兩個族群對他情有獨鍾:熟悉科技的高中生與大學生,以及矽谷工程師。學生喜歡他,是因為那是第一台"內建即時"通訊軟體的行動裝置;佩吉之類的工程師喜歡他,是因為那是第一台讓用戶以電腦的方式上網的行動裝置

黑莓機的行動電子郵件很先進,Google裡每個人都有黑莓機,但是黑莓機和其他行動裝置上的網路瀏覽器都很糟。為了因應當時較小的頻寬,瀏覽器的設計只能顯示網頁內容的梗概――通常只顯示文字,但是那樣一來,網頁瀏覽對商業來說幾乎沒有用處,例如Google的搜尋廣告就無法在那種半殘的瀏覽器裡運作,你不能點選廣告。不久,佩吉和布林都隨身攜帶Sidekick,Sidekick幾乎取代了他們的筆電,也讓他們的朋友和同事深受吸引。

《連線》雜誌報導,佩吉和魯賓見面時,一如往常遲到了,佩吉一到場,魯賓就馬上走到白板前,開始大談有電腦功能的手機才是科技的未來,筆電或桌機都不是。魯賓說那市場相當龐大,每年全球出售的手機數量逾七億支,相較之下,每年電腦的銷量僅兩億台,那差距將會日益擴大。但是當時的手機事業仍處於黑暗時代,Android公司將會解決那問題,說服電信業者和手機業者不需要花錢開發自己的專屬軟體。不滿的消費者會改選效用較好的手機,軟體開發業者也會急著為大家想要的平台撰寫軟體,自我強化的軟體生態就此應運而生。 

佩吉聽得興致勃勃,他看著魯賓帶來的原型機,不過會議還沒開始以前,佩吉已經大致決定要怎麼做了,他問:「Google直接收購Android如何?」後來他告訴《Google總部大揭密》(In the Plex)的作者史蒂芬・李維(Steve Levy):「我們(對行動未來該有的樣子)早就有那樣的想法了,這時正巧魯賓出現,我們都說:『對,我們應該投入那領域,他是最佳人選。』」後來Google以五千萬美元外加獎勵機制,併購了Android公司。二○○五年七月,魯賓和另外七位Android的共同創辦人向Google的管理高層分享了他們的遠見。 

如今回顧過往,有些Google的員工告訴我,讓iPhone搶先第一代的Android手機上市也算是一樁好事。Apple花了數千萬美元教育消費者,如何以觸控式螢幕使用這些新裝置,兩年後Android手機問世時,iPhone已大受歡迎,那表示沒賣iPhone的電信業者(當時除了AT&T以外的電信業者都沒賣)都在尋找替代品。這不是短期的問題,AT&T和Apple的協定讓他們在美國享有四年的獨家銷售權。「電信業者和手機製造商已經看出事態不妙,那確實助了Android一臂之力,讓大家開始注意發展,認真看待Android。」尤斯塔斯說。

對魯賓和Android團隊來說,iPhone問世後掀起了另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那和Google參與iPhone專案有關。他們後來得知,Google是iPhone專案的重要合作夥伴,雖然Google高層已經支持Android專案兩年了,他們也指派另一個團隊秘密和Apple合作,以便把Google的搜尋、地圖、YouTube等軟體放進賈伯斯的新裝置裡。事實上,賈伯斯在公開iPhone時,把內建Google的軟體列為iPhone的一大賣點。他說iPhone是「你口袋裡的第一個網路」,「說到網路,就一定會聯想到Google。」賈伯斯介紹iPhone時,Google的執行長施密特還上台,以強化雙方的合作關係。「賈伯斯,恭喜你,這產品一定會熱賣。」施密特在三分鐘的發言裡這麼說。

在Google裡,讓兩個團隊看似相互競爭不是什麼新鮮事,Google有很多最好的創新發明都是這樣產生的,例如Google新聞和Gmail。不過,Android團隊的工程師後來也逐漸覺得,也許他們真的不一樣。佩吉是他們的靠山,Google裡鮮少有規模類似的團隊享有跟他們一樣的特權和福利,他們也覺得自己享有那些福利是理所當然。對他們來說,魯賓不只一手創造Android或開發出Sidekick而已,他可能比Google裡的任何人更了解手機事業,可能是全矽谷裡最懂手機的人也說不定。 

魯賓和他的團隊看到賈伯斯展示iPhone時,除了震驚以外,又多了一份沮喪,他們覺得有些東西不是賈伯斯或Apple的創新,但榮耀全歸賈伯斯所有。賈伯斯是了不起的創新者,對於該於何時發表產品、如何設計硬體及軟體、如何讓消費者對產品趨之若鶩,都有過人的見解沒人能像他一樣一再出奇制勝,這是一種非凡的天賦,但是iPhone的多數技術不是他發明的。賈伯斯之所以如此成功,在於他從來不想率先嘗試任何東西。在商業與科技界裡,有許多發明家不曾從個人的創新發明賺到半毛錢的例子。賈伯斯知道,從創新發明到成為可行的消費品之間有幾年的落差。不過,賈伯斯宣布iPhone時,打破了那個慣例,他宣稱iPhone是「第一支內建完整可用瀏覽器」的手機。 

對魯賓及Android團隊的其他成員來說,這不只是原則的問題而已,也涉及私人的因素。他和危岌公司的團隊都認為,他們五年前(二○○二年)就開發出第一個可用的瀏覽器。如果你問魯賓這件事,他會低調但清楚地說:「Apple是第二個採用網路標準的業者。」德薩佛則講得更直接:「現在每十位工程師裡,可能只有一位聽過危岌公司,但是現代的智慧型手機裡,有很多東西都是我們率先在Sidekick做的。」第一支有可下載遊戲的手機是Sidekick,不是iPhone。Sidekick甚至可以搭配人工電子耳一起運作。「顯然我們五年前推出的時間太早了,如果我們是在二○○五年推出,就掌握世界了,我覺得我們沒有受到足夠的肯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創易分享 的頭像
    創易分享

    創易分享

    創易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