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腫、熱、痛急性期 用冰的 慢性期或亞急性期傷害 來熱的
[m‧卓瓊鈺(作者為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講師)] 冷與熱在物理治療部門中,算是最常用到的物理治療了 。病友們常會問:「我現在到底該冷敷或是熱敷呢? 」而對於不論冷敷或熱敷;使用的時間多數人也一知半解 ,有的甚至一想到就往傷處敷一敷,忘記了就放任不管 ,這對傷口的癒合到底是利是弊呢?且聽物理治療師為您說明。
一般而言,在體表使用冰敷時,除了身體溫度開始降低外 ,它會逐漸造成血管收縮、代謝率降低、發炎情況緩和 ,以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冰敷常用在急性傷害,如打球扭傷、發炎 、表皮一度燒傷、肌肉痙攣或水腫等情況,效果十分顯著。局部 、暫時性的冰敷(約二十分鐘左右,不會使身體溫度降的太低;因此 ,當你發現嘴唇變白、身體不自主地顫抖時,這可能是太冰或是冰敷太 久的現象,應立即保暖並停止使用。
相反的,熱敷則會使體溫升高,造成血管放鬆,增加身體代謝速率 ,有增加韌帶、關節囊、肌肉彈性,促進癒和的效果。因此,臨床上 ,熱療多用於傷害的亞急性期及慢性期。若傷害仍處在急性期 ,或是病患有血液循環不良、感覺異常、體溫調節異常等情況 ,最好不要使用熱敷。一般熱敷持續使用二十至三十分鐘 ,即有不錯的效果,而在使用熱敷包時,最好能用毛巾包覆 ,並適時翻開檢測、散熱,以防止燙傷。
仔細比較冷、熱兩個因子的物理特性,你會發現、冷敷通常可深達五 公分,且持續效果可達數小時。而一般的熱敷包效果十分表淺 ,只有兩公分左右,且一旦熱敷包移除,體表很快就回復原來溫度 。所以,當傷害是屬於深層組織時,治療師會給你不同於一般熱敷包的深層熱療(超音波等),以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
至於何時給熱療?何時該給冰敷呢?許多教科書上制式地訂下這個原則 :受傷後二十四小時內用冰敷,四十八小時後用熱敷。其實 ,傷害的復原和個人體質、嚴重性及受傷的位置,都有密切的關係 。因此,我通常會建議病患仔細觀察受傷處:是否仍處在(紅、腫 、熱、痛)的急性期,在關節活動度運動執行前,以及運動後 ,給予適當時間的冰敷;而熱敷則給在:亞急性期及慢性期(痠痛) ,欲促進組織癒合,減低水腫現象及淤青,在競賽前欲增加關節活動度 時。總之,冷熱因子必須使用適當,方能有良好的療效。急性運動傷害的治療原則,不外乎PRICE;即
Protection(保護) 、Rest(休息)、Icing(冰敷)、compression(壓力)、and elevat ion(抬高),因此,在急性期應適當使用冷療,以減少疼痛及發炎現象。
在亞急性期及慢性期則要記得善用熱療,以促進組織癒合。如此,相信可以很快恢復健康,再度回到運動場上馳騁。於一個腫脹的腳踝而言,冰敷可以緊縮血管,減少出血 ,阻止腫脹的繼續發生。另外冰敷也能避免肌肉攣縮、和緩疼痛 。但是冰敷過度也可能造成皮膚受傷,所以不能一直冰到不管它 ,最好是冰一段時間,拿開休息一陣子,然後再冰。它可以讓皮膚回溫 ,以避免受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