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期工業電腦(IPC)族群在台股震盪之際,股價表現逆勢躍起,研華 (2395) 、飛捷 (6206) 、振樺電 (8114) 等個股自年初以來都有一波驚人漲幅,研華董事長劉克振認為,這波漲幅屬智能應用帶來的效益,工業電腦產業已從傳統代工走向智能化、專業化的品牌商。而隨著智能地球的到來,將替我國產業帶來品牌發展的契機。今年以來工業電腦股指數表現大放異彩,隨著智能地球的到來,替該產業帶來新一波的換機潮,在各路訂單的挹注下,多數公司上半年財報亮眼,營收表現紛紛創高,更讓龍頭廠研華提前宣布今年業績目標10億美元確定達陣,也促使相關類股股價同步走升,從年初至今,研華、飛捷、振樺電分別有2成、4成、5成以上的漲幅,遠優於台股這段期間的指數表現。

台灣發展自創品牌有其優勢,早期以製造工業化電腦的廠商,發展自創品牌更具潛力,隨著智能世代的到來,科技典範轉移也帶來產業發展新契機,我國工業電腦廠所擁有四大優勢,可望讓台灣成為智能產業的領頭者,亦是擺脫代工、發展自創品牌的重要機會。

我國工業電腦廠所擁有四大優勢 :

首先,技術優勢為自創品牌成功最重要的先決條件。劉振克表示,我們早期透過ODM訂單,替歐美大廠代工奠定厚實的技術基礎,並且持續與海外領先大廠保持密切合作關係,在未來發展自創品牌時,能夠以歐美等科技大國的技術為根基,並且西進中國以該地龐大內需市場為後盾。

其次,自創品牌的時機,愈接近產業發展的早期愈好。

研華總經理何春盛指出,科技產業每10~15年就會產生一次典範轉移,從80年代半導體製造業的供應鏈全球化,到90年代中期網路崛起,2010年則是IBM所提倡的「智慧地球」,目前智能地球正在發生,且未來5年成長力道強勁,未來15~20年亦將高速發展。除了研華自詡為「智能地球的推手」,2008年起推動五年轉型計畫,深具布局科技典範轉移發展先機,多數同業亦已提前布局這塊領域。

第三,適合發展自創品牌的產業,最好是多元而且可以細分區隔之分散型產業。隨著工業電腦廠進入智能地球,各廠商也紛紛走向智能化、專業化,依據不同的消費需求,分頭發展智能交通、醫療、博奕、零售等,共同驅動智慧城市創新,面對這種多元的消費需求,新的品牌商初期比較容易找到現有品牌大廠或原有代工客戶所忽略的生存空間,且新加入者比較不會引起現有廠商的圍剿。

再者,工業電腦產業所特屬的客製化產品,亦是發展自創品牌的優勢之一由於代工廠跨入品牌經營後,必須從過去的製造、研發,延伸至行銷鋪貨,因此,掌握消費者需求、後勤服務等將是非常重要的課題,而工業電腦廠在經營客製化業務這一塊,已培養出頗具優勢的需求掌握及後勤服務能力,足以應付這些邁入自創品牌後的新課題。

智慧型手機在10年時間發展至現在的規模,隨全球邁向智能世代下,未來智能城市也將快速發展,傳統的工業電腦廠已從後PC時代,開始全面投入發展智能城市,從工業電腦製造商轉變為「智能系統」廠,各家業者分頭發展智能醫療、博奕、交通等領域,從傳統代工走向智能化、專業化的品牌商,順著這波產業典範轉移,將替台廠帶來品牌發展的契機。

臺灣工業電腦製造在「智能系統」整合廠作過很多 ODM 活; 網路和移動裝置的出現, 使得在醫療、博奕、交通等應用領域,工業電腦從傳統代工廠走向智能化、專業化的品牌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創易分享 的頭像
    創易分享

    創易分享

    創易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