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建立共同品牌初步構想成形,電電公會秘書長陳文義受訪表示,第一步會先建置平台,媒合電動車、智能手機及4G、5G等通訊設備產業。全球化後,代工利潤益趨微薄,影響兩岸經濟甚鉅,除投入研發提高競爭門檻外,發展品牌也是解決方案之一。前副總統蕭萬長指出,要規避產業惡性競爭的風險,必須從構築兩岸經濟發展的共同願景著手,以全球市場為目標,透過合作促進雙向互惠投資,建立共同品牌、標準,賺全世界的錢。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也多次表達相同主張。他說,台灣和大陸至今仍沒有一個足以代表的品牌,建議兩岸應在發光二極體(LED)、電動汽車及終端消費電子產品共同努力,開發品牌。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陳文義指出,台灣資通訊(ICT)產業在全球產業鍊中居重要角色,連大陸熱賣的小米機中也有8成的零組件是由台灣廠商提供。他說,大陸手機品牌華為,全球行銷常不受各國政府歡迎;台灣市場小,很難支撐品牌茁壯,兩岸合作確有利基,行銷全球。